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职业评测

十大常见的错误求职心理

发布时间:2022-07-11

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,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对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而言,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,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。

20220711105156888.png


误区一:求职面试的虚假和浮躁

面对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招聘会,大学生求职哪个不是场场不落,送简历如撒传单,正所谓浮必显、躁必急,因此各类“毒素”也慢慢渗入了人才市场——假学历、假文凭、假证书以及装帧精美的虚假简历甚至徒具其表的各色人才“包装”。大学生在面试时是有“规”和“距”的。首先保持学生的本色是最重要的,清晰简洁地介绍自我,准确地回答问题,然后,坦诚自身的缺点而不是回避。


误区二:职业理想成为借口

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愿意归罪于学非所爱、学非所用。当你不能在“兴趣”中寻找工作的时候,就必须学会在工作中寻找“兴趣”。


误区三:“完美”情结

很多同学在求职时考虑得太多,如,薪资、距离、单/双休、福利等等,也会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结合起来,似乎要选定一 个职业就会干一辈子,在就业时慎之又慎,在签约时经常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,从而错过机遇,没有弄清楚每一次求职只是职业生涯中某一个阶段。

  

误区四:趋向心理

一些大学生存在就业从众心理,在就业时过度依赖他人的判断,盲目跟随大众的想法、模仿朋辈的决策,主要 表现为:就业信息获取从众、就业地点选定从众、就业期望设定从众、就业岗位选择从众,从而使自身的就业选择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状态。


误区五:机械投递

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都认为招聘会参加得越多,递得越多,机会也就越多,出现“海投”现象。但是广撒网不一定多捞鱼,如果求职者无目的的发送简历而没有收到反馈,很 容易导致求职者的自我否定心理。


误区六:挑肥拣瘦

有些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,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陷入到两难的境界,想干又怕工作辛苦,工作轻松的又嫌工资太低。事实上,不存在既清闲,收入又高的工作。

 

误区七:期望过高

一味追求高工薪高职位,忽略了职业的发展。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,找工作只注重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外在东 西,更有部分名校毕业生择业强求“门当户对”,按门第划分,如北大、清华就应对应IBM、惠普等国际大公司,对后期发展考虑不周。

  

误区八:定制简历内容没有明确指向    

当你为了寻找一份工作的时候,每周寄出成堆的个人简历以及期待对方回复都是合情合理的行为,至少这样代表着你并不是只是简单的群发邮件。这要求求职者在求职信中需要表明与工作职位要求相符的内容。


误区九:求职“啃老”

“求职啃老”观念认为,家庭关系是求职路上的一道重要门槛,依赖父母不仅被认为是求职的捷径,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必要条件,投射出大学生逃避就业的心态,是在当今激烈的求职竞争下既“无奈”又“顺从”的就业心理。


误区十消极等待

在校园招聘开始之前,总有些应届毕业生故作清高偏安一隅,不屑于掺和进来,等到真正开始后才发现自己已被现实所 “遗弃”,产生手足无措、自暴自弃。